美国美联储降息25基点,美元指数上涨
2025-09-18
美联储在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后,市场却陷入了一种“既像剧情反转,又像开放式结局”的氛围。会议过程的微妙动态和官员间的分歧足以拍成10集Netflix剧集,但最终留下的,却是投资者的困惑与猜测。
在市场和研究机构的解读中,最受关注的结论是美联储接下来的路径。LH Meyer/货币政策分析公司的凯文·伯吉特预计,美联储在10月大概率会再度小幅降息25个基点,他将此形容为“阻力最小的路径”。不过,他同时提醒,10月的动作并不意味着12月必然跟进,因为到那时,美联储将掌握更多数据,决策可能更复杂。市场则押注年内仍有两次降息,而到了明年,美联储与市场之间的预期几乎南辕北辙:前者预计利率接近3.4%,后者却定价在2%以下。贝莱德的杰弗里·罗森伯格认为,这种落差可能源于市场在揣测未来新任主席人选的政策倾向。
在通胀问题上,美联储内部几乎达成共识,即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只是一次性的。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,对通胀螺旋的担忧正在减弱,“持续通胀爆发的可能性已经降低”。伯吉特补充称,美联储的预测清晰地表明,官员们普遍接受关税通胀是暂时现象的观点。虽然移民政策导致劳动力紧张,但工资增长依旧乏力,尚不足以推动通胀形成持续上行压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会议最终展现出一种出乎意料的团结。尽管市场普遍预期会有分歧票,但实际仅有新任委员斯蒂芬·米兰投下反对票。ING的帕德拉伊克·加维认为,这可能是委员会成员刻意选择的“集体姿态”,在表面团结的同时,也隐含着对主席政策路线的支持。复兴宏观的尼尔·杜塔指出,一直力推降息的沃勒和鲍曼之所以没有反对,是为了换取更多人支持他们最关心的目标——确保全年三次降息的路径得以实现。Evercore ISI的克里斯纳·古哈则强调,鲍威尔在复杂博弈中争取到多数支持,已经算是一种胜利。
不过,市场对鲍威尔提出的“风险管理式降息”说法却显得并不买账,解读为未来降息将采取“逐次会议决策”的节奏。古哈对此提出不同看法,他认为市场误读了鲍威尔的意图。“风险管理式降息”意味着美联储愿意在经济未显著疲软之前就采取行动,这其实对风险资产更为友好。他还补充,尽管有七位官员支持今年不再降息,但真正的辩论焦点,还是在于那12位赞成进一步宽松的官员之间,对2025年如何走下去的分歧。
换句话说,这场降息不仅仅是一纸公告,而是揭示了一个悬念:美联储究竟是在精心掌控节奏,还是在被市场和政治压力牵引?剧情还在继续,下一集或许将在10月揭晓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文章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